长春身残志坚“老”裁缝一年只做一件西装 一件就卖几万元
“别人笑他太疯癫,他笑别人看不穿,人生快意如裁剪,一支金针传流年。”用这样一首诗来形容长春52岁的西装裁缝魏晓赤简直太贴切不过,因从小和老裁缝学拳,进而也爱上了裁制西装这门手艺,虽然从2004年至今他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,右半边身体不听使唤,经过锻炼只有一根手指比较灵活,但他依然坚持握着手中的剪刀和金针。
陋室裁缝
只用六根手指裁剪现代西装
在长春三马路布料市场一楼门口处,有一个四五平米的小商铺,背景墙上是一张大大的照片,照片里是一个带着圆眼镜的男人,“皇帝裁缝”,是图中这个男人自己的定义,看似狂妄,但图中这个男人依然认为,他是北派西装的创始人,无人匹及。
在背景照片前方,同样坐着一个略显苍老的身影,眼镜依然与照片中的没有改变,但颌下的长须已经有些“颓废”的感觉,他手握金针,把针眼贴近眼前,仅几秒钟就把线穿了进去。随后他转身,坐到老式缝纫机前,用右手的小拇指拨动转轮。随着针尖穿透布料的声音,记者仔细张望这个男人,没错,他就是图片中的男人,如今已经52岁的魏晓赤,因为得过脑出血和脑血栓,他的右半身很不灵活,工作时,右手只有一根手指比较灵便,因此,从2006年至今,他几乎是用六根手指完成他的工作的。
现在,他做的活儿不多,每年只做一件西装,但这件西装,必须是他手中无与伦比的精品,一件就卖几万元。
因武习裁
和老裁缝学拳后爱上了武术
魏晓赤拿出盒子中的“粉片”,开始勾勒衣服的图案,他的“粉片”与现在很多裁缝的都不一样,是高档的进口货,用他的话说,“大师用廉价的东西太丢人!”
对待自己的工具他很在意,但是对于自己的行头,他却非常随意,老裁缝的装扮,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,几十年不曾换过,不爱穿自己做的西装,也是他的一个习惯。对于裁制西装的喜爱,还要从他年少时说起。
1979年,魏晓赤刚上初一,似乎是青春期的叛逆,他不爱学习,但对于武学却非常喜爱。幸运的是,他在父亲托人帮助下,认识了自己的师傅,师傅的拳打得很好,他便与师傅学拳,可是,年少的他并不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。师傅不光拳打得好,还是一个老裁缝,渐渐地接触,魏晓赤也爱上了裁缝的手艺,也因为武学精神,他对裁缝的基本功看得很重,练起来也肯下功夫。
独家技艺
做特制裤子让女友另眼相看
与师傅学习了一年,魏晓赤母亲感觉儿子天天这样不行,还得有个文凭,于是就让儿子学习了土木工程。在学校的四年间,魏晓赤依然没有扔掉自己的手艺,边上学边做衣服,让他的生活非常充实,当然,他的腰包也比较充实。就这样,在充实的时光中,他完成了自己的学业,毕业后,因为自己的专业优势,他来到了园林部门工作。
1985年,他刚处朋友时,给女朋友做裤子和大衣。女朋友说毛料裤子膝盖部位好起包,他就答应给女朋友做的毛料裤子保证不起包,女朋友根本不相信。他就利用自己掌握的手工工艺,在裤线部位下了点工夫。那条毛料裤子穿了一年,果真没起包。
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他在裤线部位打了嵌条,原理和盖高楼大厦一样,为了保持不变形,当中要用钢筋做圈梁。看见魏晓赤精湛的技术,女友也对他另眼相看。
“死”而复生
脑出血脑血栓差点要了他命
时间一晃便到了21世纪,魏晓赤也开始各地设擂台,希望证明自己的技艺,然而,他的工艺人生却在2004年至2006年间差点搁浅。
2001年9月16日,他工作的市场着火了,一把火烧掉了魏晓赤在市场里摆放的110多万元的货。因投保20万元,他最终从保险公司得到19.6万元的赔偿,损失惨重。然而,生活上的“灾难”刚刚结束,他的身体又出了问题。
2004年,突然有一天,魏晓赤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,被120送到了医院后,他的亲人们傻眼了,他得的是脑出血,后来,老天庇佑,经过14天的抢救,魏晓赤的命保住了,但是整个右半身却瘫痪了。
可是这个做裁缝的男人骨子里总是有股子不服输的劲,他坚强地站了前来,但是在2005年和2006年他分别又得了两次脑血栓,三年间,他与死神有过了三次擦肩而过。
经历了变故、灾祸和重病后,魏晓赤连生存都难,尽管钱财曾在他眼中只是身外物,但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让这个身外物难住。挎着小筐卖豆腐串,遭人白眼无数后,望着身边年迈的母亲,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重新振作。
再拾技艺
苦练铁砂掌再次拿起缝衣针
为了重新振作起来,魏晓赤想到了自己的师傅和自己练武的经历。“从练武开始,把缝衣针捡起来。”这是大病后的魏晓赤最真切的想法。
魏晓赤说:“那时我练习铁砂掌,每天最少打1000下,最多的时候摔打2200下。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,每次都尽量多摔打。”而练完功夫后,他还会拿出一个小药瓶,倒出药液涂在手上开始搓。魏晓赤说,那是用14味中药配制的药水,练完功必须得抹。这种药水劲大,能快速消肿止疼,否则一般人这么练,手早就练残废了。
魏晓赤说:“我这样苦练的目的只有一个,在增长自己体力的同时,也希望出现奇迹,把失去知觉的右胳膊的经脉打通,让自己的右手能再次拿起针线。我第一次发病、第二次发病后,身体右半身都不听使唤,但都是通过练类似铁砂掌的功夫恢复的。”记者注意到,魏晓赤搬弄起刚刚击打过的铁砂袋时,大理石台阶上留下一层铁锈。
终于,经过魏晓赤的努力,他终于拿起了缝衣针。
希望传承
想找个徒弟把手艺传承下去
如今,魏晓赤家住长春市大经路附近,还要照顾同样患有脑血栓的母亲,为了让母亲有个好心情,曾经在园林部门工作过的他把自家的小院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,每天清晨、中午、晚上,魏晓赤也都会准时为母亲做饭,平时只要有时间,就会给母亲按摩,带母亲遛弯。
当时,他心中还有一桩未了的心事,那就是他希望手艺得以传承,但是,他的儿子对于他从事的这门手艺却并不感兴趣。这让他对自己的这门手艺能否在东北还占领一席之地而焦急,他希望能将手艺免费传下去。
“只要他(她)喜爱这门手艺,有恒心,我就收为徒弟。”采访最后,魏晓赤说。
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常麟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