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营销推广

浙江农村做什么最赚钱(浙江人最会赚钱)

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,直接反映了该地区居民的富裕程度。

在浙江,提起人均可支配收入,杭州毫无悬念是“一哥”。不过,若细分到城镇和农村,局面略有变化。2022年,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76元,居全省首位,比上年增长6.1%。

嘉兴农民为何如此“有钱”,他们赚钱的秘籍是什么?

连续19年领跑全省

嘉兴农民站上浙江榜首,这一结果其实不意外。

要知道,向前追溯18年,2004年至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,嘉兴一直排在浙江省首位。

2022年,嘉兴农民非常争气,收入继续领跑全省。46276元,这个数字别说放在浙江,跟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9元、北京的34754元相比,也完全拿得出手。

从收入构成看,可支配收入包含工资性收入、经营性净收入、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

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,工资性收入占比达70%以上,仍占大头。这也意味着,农民收入,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。

放眼嘉兴,当地瞄准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少、农产品供应有缺口的情况,利用本地丰富的种植加工资源,稳定粮食面积,发展蔬菜、花卉等经济作物,打造消费者的“食物后花园”。

乡村产业,成了嘉兴在长三角地区实现“弯道超车”的突出亮点。

2月3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,提出要做好农村产业振兴的加法。可以说,让农民有钱赚,就要把产业更多留在乡村,产业兴旺,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。

凤桥水蜜桃、姚庄蘑菇、海宁鲜切花、桐乡杭白菊……如今,很多嘉兴特色农业产业都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名号,这都是当地农民赚钱的底气。

科技“助燃”产业更旺

那么,如何让产业兴旺?

在嘉兴市委副秘书长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潘侃看来,嘉兴农村的“共富秘诀”丰富多样,其中科技创新是“关键变量”。

农业经济开发区,为产业兴旺提供了新思路。近年来,嘉兴牢牢把住乡村产业振兴这个关键,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,市、县两级均出台政策,对农开区建设给予最高9000万元扶持,并突出一二三产联动开发,推动融合发展。

目前嘉兴已实现7个县(市、区)农业经济开发区全覆盖,2022年全市7个农开区累计集聚项目152个,其中超亿元项目59个,涉农投资149.34亿元。这片土地上正崛起一个农业“硅谷”。

平湖市广陈镇就尝到了“甜头”。2017年,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在这个小镇揭牌成立,昔日人们眼中的“穷乡镇”,用了不到4年时间,建成嘉兴首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、部省合作乡村振兴示范点,先后落户国际植物新品种研究院等农业现代化企业38个,总投资超40亿元。

引入外部的专业化资本,既能推动农业往高科技方向发展,也能为农民提供工作岗位,引用一句有意思的话,叫“出门左拐打卡上班”。

就业稳定,也是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直接原因。以平湖农开区为例,一个个项目的落地,已为当地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,农民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9.5%以上。

不光要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兴旺的“关键变量”。潘侃说,未来,嘉兴将继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,让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。

强村富民各显神通

不仅仅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,还有一个数据,嘉兴也十分能打。

2022年,嘉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.60以内,城乡差距继续保持全省最小。这意味着,嘉兴的共同富裕并不是说说而已。

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地,早在2009年,嘉兴市委市政府就连续出台四轮“强村计划”,从资金、土地、信贷等方面对各村加以扶持。同时,全市各个行政村因地制宜、各显神通。

比如因“资源禀赋”较差而发展吃劲的村,通过“飞地抱团”强村项目,由县级统筹、跨镇发展,鼓励村子将低效土地进行整治复垦,腾出用地指标,异地“飞”到规划工业园区、经济开发区等优势地段抱团发展物业经济,先富带后富,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。

村集体收入多了,农民每年靠分红拿到的“大红包”也更厚了。这增加了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,进一步为农民的钱包加“料”。

如今,嘉兴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有点强——均超150万元,村村都是“百万富翁”。

在“提低”路上,嘉兴还想方设法建立了一个个“造血机”,为低收入农户巧设“增收密码”。如嘉善建立“共富大棚”,农民“家门口”上班拿工资;平湖打造智创园项目,发挥政策兜底效应,农户变身“股东”领分红;桐乡创新“奔富十法”,通过转移就业、消费帮扶等方法,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小康……

眼下,嘉兴又立下“小目标”:到2025年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,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.2万元。

看看嘉兴农民“钱袋子”连续19年全省第一的“战绩”,这个有“钱景”的目标,还真不是喊一喊的。

浙江日报记者 王雨红 通讯员宋正卿

来源: 浙江新闻

关于作者: tangshenmengchon

本文章来自互联网上面收集整理,如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邮箱(yjhtillusiveukl@qq.com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热门文章